天干地支概念解说,干支的相关意义总括

天干地支,又简称干支,是中国古代夏历中用来编排年号和日期的一种记时、记数等的方式。其实天干地支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即“天干”和“地支”,名称的由来是取义于树木的“干枝”,十分形象。其中天干数有十个数,地支数有十二个数。下面就来仔细解说一下这个“天干地支”。

一、天干地支之概念介绍

天干地支共有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其中十天干分别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而十二地支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这些天干、地支依次相配可组合成六十个基本单位。

二、天干地支之来源介绍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所谓来源、起源也往往淹没在历史洪流中,但据考证,中国的干支文化可能起源于炎黄时期,考古研究发现,在夏商时期就有出现天干地支的文字,而且是完整的六十甲子,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夏商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干支的运用。但天干地支究竟是如何产生并运用到中国古代人的生活中的呢?这可能要从天文学和中国五行玄学风水知识的角度考虑了,相传为金、木、水、火、土五行运转变化和二十八宿中绕日周期最久的土星的二十八年为一周天所发明创造的一种纪历符号。因此天干地支自古就有作为历法使用的做法。

三、天干地支之作用介绍

1.干支历法

天干地支作为历法使用叫做“干支纪年法”,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组成了六十个基本单位,从而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天干地支循环往复、生生不息,恰好符合五行阴阳学说理论。具体来说,每个干支为一年,六十个干为一循环,每满六十年称为一甲子或一花甲子,成为了基本的干支纪年法。月的计算,由正月开始,也可称作寅月,每个月的地支是固定不变的,依次与天干相组合,如第一年的正月为丙寅月,二月为丁卯月等,从甲子月到癸亥月,共有六十甲子,恰为五年。日同样如此,由甲子日开始,按干支的先后顺序排列,以六十日为一个干支的周期。时的话,古代每天为十二个时辰,由甲子时开始,但是记时的天干是固定不变的。整个年、月、日、时组成的历法就叫做干支历。

2.记数

到现代,天干地支的记法,其主要序数功能被阿拉伯数字取代之后,天干地支仍然作为一般的序数字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特别是“甲乙丙丁······”,数学中、文章材料的罗列分类中、对事物的评级中等仍然常常看到它们的身影。

3、数学

现在可能没人学习也没人知晓,其实32天干地支八卦方位图是中国古代人数术学的基础入门。

四、天干地支之与其他的关系

天干地支在中国古代运用非常广泛,现在也成为一种神秘的文化符号,作为研究中华文化与精神的重要材料。天干地支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很多东西都有所联系,如阴阳五行理论,干支顺序就可以分为阴阳,逢单属阳,逢双属阴,通过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推算人事的和谐与兴衰、冲突与生灭;天干地支也与房屋五行方位有关系,如子属阳水,北方,亥属阴水,北方等等;天干地支还与十二生肖运势有关系,子为鼠,丑属牛等都有一一对应。

通过对天干地支的概念介绍、来源介绍,以及天干地支的起源,发挥的作用,以及与其他中国文化符合的关系与意义等,相信“天干地支”不再只是一个单纯的名词,而有了具象的概念。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评论